前不久,华为在没有任何预热和发布会的情况下,突然在凯发官网入口首页官网直接开售华为mate 60和60 pro两款旗舰机,带着麒麟旗舰芯片、5g网络强势回归,让整个智能手机市场掀起了惊涛骇浪。
今天,华为又突然带来2款重磅新品,定位比mate 60 pro还高,它们分别是华为mate 60 pro 和 mate x5,也是直接在凯发官网入口首页官网开售。与之前的两款机型一样,这两款机型同样非常受欢迎,不少网友表示,开售秒没,根本抢不到,开始就结束了!
华为mate 60 pro
华为mate 60 pro 可以看作是 pro 的升级,外观上两者设大抵相同,不同的只有 配色 和 背面是否有腰线。

华为mate 60 pro 提供 砚黑 和 宣白 两种配色可选,拥有“丹青弧设计”,并采用“等深四曲屏”,使用“第二代昆仑玻璃“、”玄武机身“、”素皮材质”,官方宣称整机耐摔能力有所提升,并拥有 6 米 ip68 级防尘抗水。
与mate 60 pro外观最大的不同在于 pro 背部有腰线,而 mate60 pro背部则没有,你觉得有腰线还是没腰线更好看呢?

硬件方面,华为凯发官网入口首页官网并没有详细公布新机的具体配置,不过综合多方的消息来看,mate60 pro 核心配置如下:
-
处理器:麒麟9000s,支持5g
-
屏幕:6.82 英寸 fhd 2720 × 1260 像素(1-120 hz ltpo 自适应刷新率、1440hz 高频 pwm 调光、300hz 触控采样率)
-
内存存储:16gb 512gb 和 16gb 1tb
-
后置摄像模组:4800 万像素超聚光摄像头 4000 万像素超广角摄像头 4800 万像素超微距长焦摄像头
-
前置摄像模组:1300 万像素超广角摄像头 3d 深感摄像头
-
电池容量:5000 毫安时,支持 88 w 有线超级快充、50 w 无线超级快充、20 w 无线反向充电
-
通信支持:支持天通卫星通话与北斗卫星消息
系统方面,华为 mate 60 pro 预装鸿蒙 4.0 操作系统,支持“ai 隔空操控”、“智感支付”、“ai 信息保护”、“注视不熄屏”、“随动表情”等实用功能。

此外,华为 mate 60 pro 改善了通信体验,宣称“可以在高铁、地铁、电梯、车库等弱信号环境下实现稳定网络连接”,还支持天通卫星通话与北斗卫星消息,能够自由编辑卫星消息,通过畅联应用发送或接收卫星消息,选择多条位置信息还能生成轨迹地图。

目前华为mate 60 pro 已经开启了预订,但具体售价还没有正式公布,作为mate 60 pro的升级版,起售价自然要高一些。凯发官网入口首页官网显示,目前mate 60 pro 支付1000元预定后,将在正式发布后支付尾款并发货,预计2023-10-09前完成发货。
华为mate x5
上一代叫x3,这一代直接命名x5,不过华为mate x5外观上依旧延续了上一代mate x3设计风格,升级比较大的主要是硬件。该机提供幻影紫、青山黛、羽砂黑、羽砂白、羽砂金五种颜色可选。

整体外观并没有太大的改变,主要是后置摄像头模组采用了“寰宇星门”全新模组设计,但这点改变就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来是x3还是x5。

华为mate x5机身厚度只有 11.08 mm,重量为243g(素皮版)245g(羽纱版),在目前众多的折叠屏机型中属于很轻很薄的那种。
硬件方面,华为凯发官网入口首页官网同样没有详细公布,不过目前消息来看,mate x5核心配置如下:
-
处理器:麒麟9000s,支持5g
-
屏幕规格:外屏6.4英寸oled,2504*1080分辨率,120hz刷新率,300hz触控采样率,1440hz pwm调光;内屏7.85英寸,16gb运存版本和典藏版的内屏支持 1-120 hz ltpo 自适应刷新率,12gb内存版本为120hz刷新率。
-
内存存储:12gb 512gb、16gb 512gb、16gb 512gb典藏版、16gb 1tb典藏版
-
华为mate x5与mate 60 pro 一样,也是搭载麒麟9000s芯片,同时也支持5g网络。
-
摄像头:后置5000万像素超感知主摄,以及13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 1200万像素潜望式长焦镜头。
-
电池容量:5060mah高硅负极大电池,支持66w有线和50w无线快充,配备7.5w无线反向充电,能其他设备应急充电。
-
通信支持:支持天通卫星通话与北斗卫星消息
-
操作系统:预装鸿蒙 4 系统
因华为x系列折叠屏一贯的“电子茅台”属性,华为mate x5虽然还没正式公布售价,但一开售,就1秒就火速售罄了,目前网上已经被黄牛炒作上天了,二手平台加价到2.9万元。

芝麻妹认为,高价抢其实完全没必要,因为在正式发布、发售之后会有大量现货供应,稍等等就能买到。虽然华为值得支持,但也不必盲目支持,大家要根据个人需求和能力,理性选择吧。

